1、腰椎退行性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黄韧带和后纵韧带骨化等。
2、颈椎退行性疾病: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管狭窄症、后纵韧带骨化、神经根型颈椎病、颈髓损伤等。
3、脊柱骨折:胸腰椎爆裂骨折(伴或不伴脊髓损伤)、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寰枢椎骨折、齿状突骨折等。
4、脊柱肿瘤:椎体肿瘤(原发、继发)、椎体血管瘤、椎管内肿瘤(脊膜瘤、神经纤维瘤等)。
5、脊柱感染性疾病:脊柱结核、脊柱布氏杆菌病、化脓性脊柱感染等。
科室特点:
1、椎间孔镜技术:椎间孔镜技术是一种全新的脊柱微创手术理念,利用微通道通过腰椎侧方入路进入椎管,有效避免了腰椎后方结构的破坏,对脊柱稳定性影响甚微。对年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和高龄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有着明显的优势。
主要用于治疗:盘源性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尤其是年轻患者);腰椎管狭窄症(不存在动态不稳);腰椎滑脱症(1-2度,稳定型);部分脊柱感染性疾病(结核、布氏杆菌等)等。
2、颈椎脊柱内镜技术:即所谓的“钥匙孔”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钥匙孔”手术采用局部麻醉,通过磨除颈椎后方少量骨质达到椎间孔成形、椎管减压,并通过骨性通道摘除脊髓及神经根前方的突出椎间盘组织。达到术中患者即刻感觉颈肩部和上肢放散痛消失。该术式具有手术创伤小、病人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点等优点,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地的全国知名医院已开展。我科率先在河北省成功开展“钥匙孔”手术,现已成功完成数十例。由于其疗效确切、微创等优点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3、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该技术是目前微创脊柱外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不需要广泛剥离和牵拉椎旁肌、避免术后腰背部疼痛并缩短恢复时间。该项技术由于微创操作,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具有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少、不许广泛剥离椎旁肌肉、术后恢复快、病人可早起下床活动等优点。
主要用于:青壮年胸腰椎爆裂骨折;椎间孔镜手术及可扩张通道手术的辅助固定技术等。
4、可扩张通道技术:可扩张通道技术经多裂肌间隙入路,通过扩张套筒的逐级扩张到达术区,能在较小的切口下获得较大的术野和操作空间,可实现单通道下的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中保留了棘突、棘间韧带及肌肉的附着点,更加完好地保留了腰椎后部张力带结构,增加脊柱生物力学稳定性,有利于腰背肌功能的恢复。
主要用于: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Ⅱ度);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间不稳定者)等。
5、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指经皮通过椎弓根向椎体内置入球囊,通过球囊扩张恢复椎体高度,随后撤出球囊后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达到增加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椎体塌陷,缓解腰背部疼痛等为目的的一种脊柱微创技术。
主要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肿瘤 :椎体血管瘤、骨髓瘤、溶骨性转移瘤 、椎体原发恶性肿瘤 ;新鲜的椎体骨折等。
科主任:陈宾
副主任:宋有鑫、安永胜
护士长:马桂云